小苏超八强尘埃落定,张家港爆冷出局!
在江苏少儿足球的盛夏激战中,2025 年 “十三太宝” 少儿足球超级联赛(简称 “小苏超”)八强名单终于揭晓。昆山、太仓、苏州大学等传统强队悉数晋级,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素有 “长江明珠” 之称的张家港队未能跻身八强,成为本次赛事最大冷门。这场汇聚全省十三市小学组精英的赛事,不仅是绿茵场的较量,更承载着足球文化传承的厚重意义。
一、八强格局:草根与学院派的碰撞
本次晋级的八强队伍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实力分层。昆山市队延续了苏州地区的足球传统,凭借细腻的传控和青训体系优势强势晋级;太仓市队则以 “县大队” 身份突围,其核心球员潘昊作为苏州足球的 “明星球员”,曾代表苏州出战 36 场重大赛事,成为球队定海神针。值得关注的是,苏州大学、苏州农职院等高校队伍的加入,为赛事注入了学院派的战术理念,他们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展现出的整体配合令人眼前一亮。
八强中最亮眼的 “黑马” 当属太仓中溪食品队。这支由沙溪镇校园足球培养出的队伍,超过半数球员来自百川源源俱乐部 —— 该俱乐部曾包揽江苏省小学男子组赛事冠军,实现 “全满贯” 壮举。他们在淘汰赛中以 2:1 力克姑苏无为队,展现出草根足球的韧性。而常熟赛客天姿队则凭借 77 号余波的头球破门和 99 号赵皓杰的补射,以 2:0 击败昆山苏超队,成为首个晋级四强的队伍。
二、张家港之殇:从期待到遗憾的轨迹
张家港队的出局堪称本次赛事的 “意难平”。作为苏州地区足球氛围浓厚的县级市,张家港曾在 2021 年举办第十三届八人制足球联赛,吸引全市 20 余支队伍参与,展现出扎实的群众基础。然而在本次 “小苏超” 中,他们在四进三淘汰赛首轮以 2:3 负于常熟队,第二轮虽以 2:1 战胜姑苏无为队,但最终因净胜球劣势无缘八强。
分析失利原因,战术执行与临场应变成为关键。据现场观战的足球评论员指出,张家港队过于依赖边路突破,而中路防守漏洞频现,尤其在对阵太仓中溪食品队时,被对手利用定位球多次制造威胁。此外,球队核心球员的伤病问题也影响了整体发挥。值得肯定的是,张家港小球员们在比赛中展现出顽强斗志,即便在落后情况下仍积极拼抢,赢得了对手和观众的尊重。
三、赛事亮点:传承与创新交织
“小苏超” 的魅力不仅在于竞技,更在于足球精神的传承。江苏功勋球员、无锡籍前国脚唐京通过视频为小将们加油:“无锡队加油!” 他曾带领草根球队创造 “两年两冠” 奇迹,如今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。苏州东吴队长张凌峰也送上祝福:“园林脚下秀,灵光!” 这种跨代际的互动,让赛事超越了胜负本身。
赛事规则同样充满创新。采用 8 人制赛制和 “3311” 分组模式(常规赛 33 轮后分争冠组与保级组),既保证了比赛的激烈程度,又增加了悬念。例如在四分之一决赛中,昆山队与太仓市队的对决以 3:3 战平,最终通过点球大战决出胜负,门将安佰轩的神勇扑救成为决定性瞬间。这种设计让每一场比赛都可能成为 “奇迹之夜”,正如 2023-24 赛季哈茨队补时绝杀晋级欧冠资格赛的经典场景。
四、未来展望:四强争霸与冠军悬念
根据赛程,半决赛将于 6 月 26 日在苏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打响,太仓市队将对阵常熟赛客天姿队,太仓中溪食品队则与苏州大学队争夺决赛席位。值得关注的是,太仓两支草根球队同时晋级四强,其 “双保险” 格局引发热议。太仓中溪食品队教练表示:“我们没有专业训练,但孩子们用热爱弥补了差距。”
决赛门票已在大麦网开售,预计将吸引超过万名观众到场。而在南京,另一项 “小苏超” 赛事 —— 江苏 “十三太宝” 少儿足球超级联赛正同步进行,连云港小女足的表现尤为亮眼,她们在暴雨中与男足队员拼抢对抗,诠释了 “巾帼不让须眉” 的足球精神。这些赛事共同编织着江苏足球的未来图景,正如赛事口号 “友谊第一,比赛第十四” 所传递的:在绿茵场上,成长比胜负更重要。

张家港队的缺席或许是暂时的,但江苏足球的传承不会停歇。当小球员们在球场上追逐梦想时,他们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 “足球小将” 传奇。这场夏日的绿茵盛宴,终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,也为江苏足球的明天埋下希望的种子。